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 正文
市人大常委会就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题询问 直指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司法焦点
来源: 腾讯网      时间:2023-08-31 08:23:45

“昆明法院开展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以来,如何推动昆明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减少人民群众诉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哪些创新举措和特色亮点?”“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形成解纷合力方面有哪些举措?”8月30日,一场针对昆明市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专题询问正在展开,询问现场,提问人紧扣实际,问题简洁明了、直指重点,答复人回答切题准确、客观真实。

会前充分调研视察认真审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题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法定方式,是人大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监督的重要形式。专题询问中,常委会围绕特定议题,针对具体内容和具体对象进行现场询问,可以进一步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更好地落实组成人员知情权、询问权,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综合机制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加快全市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此项议题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并决定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举行联组会议就此进行专题询问。

为做好常委会会议审议和此次专题询问的相关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成调研组、视察组,分别于3月6日至8日,到官渡区人民法院磨憨人民法庭,对昆明市托管的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司法服务保障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4月6日至7日,配合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西山区、安宁市人民法院,对昆明市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调研;7月12日,又组成视察组,到呈贡区人民法院,对昆明市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专项视察。在调研视察中,调研视察组分别同人大代表、员额法官、律师、调解人员等进行充分交流,仔细听取基层法院、司法局、工商联、总工会等单位的意见建议,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就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下步工作措施等,与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在汇总梳理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完成了视察报告的起草工作。

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组成人员听取、审议了昆明市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随后通过联组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又根据此前调研视察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围绕民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询问,全面深入了解工作情况,为常委会更加科学、客观、准确审议议题奠定基础。

询问现场问答直指民众关注焦点

“在前期调研、视察工作中发现,法院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但多元解纷协同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还没有形成齐头并进局面,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法院与相关单位、社会组织衔接配合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方面,昆明法院如何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在常态化、实质化开展诉调对接委派调解工作方面,昆明法院与党政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联动开展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形成了怎样的工作机制及工作模式?”

“繁简分流试点改革3年多以来,昆明全市法院在推进诉讼案件繁简分流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短板弱项?”专题询问一开场,9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围绕昆明市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提问和追问,问题直击要害。

“人民法院开展一站式建设工作既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落实,也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矛盾化解中的合理运用。自2019年启动一站式建设工作以来,全市法院坚持高位统筹,突出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5个关键,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尹波及市中级人民法院5位副院长到会参加询问,客观真实、简明扼要答复问题。2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现场有问有答,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全市法院系统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加强统筹谋划、健全完善机制,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一站式建设取得新成效,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法治昆明。

聚焦源头减量 打造诉源治理新路径

自2022年集中开展一站式建设专项攻坚行动以来,全市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排名持续处于全国法院前列。全市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把解纷工作往前延伸,联动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等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分层次、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多元纠纷解决路径。全市法院坚持“引进来”,扩容多元解纷机制,引入158个特邀调解组织、1831名特邀调解员,设立111个调解室,在立案前对适合调解的案件进行诉前委派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申请法院司法确认,或者根据调解协议由法院出具调解书,让更多纠纷在诉讼之外得到化解。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建成首家多元解纷诉调对接指导中心,在全省率先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开展“总对总”试点工作,加快建设“法院+”纠纷化解体系。今年2月,市中级人民法院与省银保监局成功调解的历时10年、标的额15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案例专报。全市法院还主动“走出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法官进街道、乡镇的网格化诉源治理机制,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积极发挥司法参与、推动、规范、保障作用。依托36个驻点办公人民法庭,与街道、乡镇的司法所、基层自治组织协同共治,建立法官工作室、调解室等,法官分片挂钩深入镇、乡、村,将解纷工作沉入一线。2022年,全市法院一审民事新收案件首次出现拐点,同比下降1.8%。今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89848件,同比下降10.14%,诉源治理成效初显。

案件办理提速 增强分调裁审新动能

作为全国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首批试点法院,全市法院一是积极开展程序分流,通过成立快审中心、速裁审判庭等形式,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充分发挥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独任制等程序优势,快速办理案件。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案件91729件,适用率达46.4%。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23790件,平均审理周期16.19天;中院适用独任制审结二审案件3480件,平均审理周期30.82天,实现“质”“效”同步提升。二是专业分流,将家事、劳动争议、交通事故赔偿、知识产权、破产与清算等类型案件分流到相应的专业团队进行审理。充分考虑法官办案能力、经验及特长等因素,根据案件审理难度合理确定专门审理复杂案件的审判人员。市中级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系全省唯一审理破产案件的专业审判庭室,初步实现破产审判专业化审理。市中级人民法院还为涉农民工劳动报酬、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案件设立快审绿色通道,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少于20日,通过绿色通道成功办理一批欠付11位农民工58万余元工资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从立案到送达判决仅用时7天。三是进行类案分流,对买卖合同、民间借贷、信用卡、商品房合同纠纷等占比较大的系列性、群体性、关联性案件,探索建立立案前类案集中调处工作机制,进行诉非分流,立案后同一审判团队集中办理机制,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审判质效。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建立涉众型纠纷防范化解机制,推动构建涉众型纠纷府院联动防范化解工作格局,着力实现“减案止争”。 

满足群众需求 提供诉讼服务新体验

全市法院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司法服务产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方式,让人民群众共享一站式建设成果。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成立全省首家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安宁、呈贡等法院成立群众诉求服务站,将群众诉求“笼统转交”变为“全面汇总、精准分类、责任到人、督办问责”,形成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集约化办理、全流程监督的工作闭环,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昆明法院还建成以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为统领,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电子送达平台、律师服务平台、12368诉讼服务平台、人民法院委托鉴定系统于一体的智慧诉讼服务体系,实现诉讼服务“不打烊”、诉讼事务“零跑腿”。建立健全网上“容缺立案”制度,优化当事人诉讼体验。同时,优化提升线下服务,建成共计10592平方米诉讼服务中心,提供涵盖立案、调解、速裁、保全等贯通全流程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市中级人民法院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新增法官、公证、专业调解工作室,增设智慧便民服务区,可提供立案、调解、查询等13项诉讼服务。开设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以及中小投资者等绿色服务窗口,律师绿色通道一码通行,为不同人群提供普惠式诉讼服务。持续推行当事人申请执行立案无需提供法律文书生效证明制度和延时诉讼服务制度,不让当事人多跑一次。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坚决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据悉,此次专题询问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将根据审议和询问情况,形成正式审议意见交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办理,并适时进行跟踪监督。市中级人民法院需将办理结果在6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将在明年适时对市中级人民法院整改落实专题询问问题及研究处理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审议意见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昆明日报 记者杜仲莹)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